公司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地区清洁能源供暖、建筑节能以及建筑能源设备系统的技术优化,不仅拥有留美博士后高级专家团队,也同时拥有丰富现场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工人团队,是一家注重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先进企业。
我们倡导EPCC-O&M全过程服务式,实现从工程设计咨询(Engineering)、采购施工(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智能运行管理(Operation)、预防性维护保养(Maintenance)、量化调试(Commission)等全过程优化。
从内容到施工,整体流程的策划一应俱全
物资采购、施工运行以及预防性维护策略部署
量化调试验收成果,保证项目的安全、完整性
热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锅炉与锅炉房设备、施工技术、安装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
分析工业能耗损失及浪费现状,采取相应的节能技术以及产品,有效的降低工业能耗以减排节能
针对现有系统的缺漏进行诊断及整改,以达到正常使用标准并进行相关维护、保养
至今以来已经参与了百余家团队系统构建工作,服务对象涉及各领域机构
我们深耕精研,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100%的客户满意度。
我们的目标在于 帮助您和您的团队解决技术问题 保障生活权益
如果对表格信息有任何疑问可以致电咨询
太阳能集热器实际效率与工作寿命,是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本次研究主要对比新型聚光式与常规真空热管式的热效率区别,并为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太阳能设计提供关键设计参数。
对主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水源热泵采暖技术与空气源热泵采暖技术这三种可再生热源的测试及分析,更科学、系统的得出了不同热源的节能比较
跟踪测试“零采暖能耗建筑”运行效果
水冷机组+吸收式机组+风系统
对拉萨市不同供暖形式的典型建筑包括集中燃气锅炉系统、风冷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给排水系统建设包括地下井水净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室外给水管网及终端入户、排水管网等
采用双水源设计。泉水供水:利用泉水取水构筑物取水,经水厂消毒后采用重力供水至县城,设计供水量1500m³/d;地表水供水:采用沉淀+过滤+消毒的水处理工艺,采用重力供水至县城,设计供水量1500m³/d
采用双水源设计,包括地表水、地下泉水;新建供水厂一座,包含水源过滤、净化、储存功能,以及室外输配水管网、室内给水系统建设
新建给水管道,采用防冻水龙头作为末端,以聚氨酯发泡剂作为保温层,实现吉汝村全年全天候任何天气情况下24小时可靠供水。
整改结巴村和亚玛荣水源水厂,新建沉砂池、清水池优化改造,新增变频水泵。更换所有末端用户管网,非采暖房间管路做保温措施,做到水源侧和用户侧双重整改
供暖采用太阳能光伏+空气源热泵+蓄热水箱的热源方案,包括建设蓄热系统、供暖系统
采用建筑保温+地热+高温板换+水源热泵梯级,包括地热田热源井、地热田换热站、地热中继换热站、县城供热站、18km地热输送干线、县城供热管网及现有建筑物户内供暖设施建设
采用空气源热泵氟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室外主机、输配冷媒管及现有建筑物户内供暖设施建设。
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包括地下水源井、供热机房、供热管网及现有建筑物户内供暖设施建设。
采用丰富的地热资源+高温板换+水源热泵梯级供暖,末端采用风机盘管
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包括地下水源井、供热机房、供热管网及现有建筑物户内供暖设施建设
采用丰富的太能资源+跨季节水池+水源热泵机组,末端采用风机盘管。
对医院供暖全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应急抢修、节能优化,提供24小时响应机制,确保极端天气下供暖中断的快速恢复。
对整个学校的供暖系统进行故障排查、设备更换、应急抢修,保证供暖安全与稳定性。
运维团队由汉族1 人、藏族3 人、后台(AI)人工智能控制策略工程师2 人组成。供暖季实行24 小时值班维修;非供暖季对太阳能矩阵进行运维保养,对跨季节蓄热水池进行优化蓄热。
对萨迦县清洁能源供暖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的地热田、地热输配管网、换热站、供热机房以及全系统进行量化调试。
©2021 cdqrmi.com 版权所有 ICP证:蜀ICP备2021001927号-1
太阳能光伏供给所有系统用电,并采用空气源热泵+短期蓄热水箱供暖,实现近零碳运行
供暖建筑面积5604㎡
供暖采用太阳能光伏+空气源热泵+蓄热水箱的热源方案,包括建设蓄热系统、供暖系统
供暖面积约21万㎡;建设地热供水井、地热回灌井,地热田换热站一座、地热中继换热站两座、县城供热站一座,其中高温板换28台、低温板换6台、水源热泵6台(每台1.5MW制热量)
采用丰富的地热资源+高温板换+水源热泵梯级供暖,末端采用风机盘管。
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包括地下水源井、供热机房、供热管网及现有建筑物户内供暖设施建设。
一期供暖面积9.74万㎡;太能能集热面积3.5万㎡;蓄水池7万立方米;水源热泵6台(每台1MW制热量);自控系统为西门子PLC系统;项目采用EPCC-O&M全过程模式(设计、施工、量化调试、优化运行及后期运行维护管理)
采用丰富的太能资源+跨季节水池+水源热泵机组,末端采用风机盘管
设计供水规模为3000m3/d,服务人口约6600人
采用双水源设计。泉水供水:利用泉水取水构筑物取水,经水厂消毒后采用重力供水至县城,设计供水量1500m³/d;地表水供水:采用沉淀+过滤+消毒的水处理工艺,采用重力供水至县城,设计供水量1500m³/d
远期供水规模为5000m³/d,解决了错那长期以来自来水冰冻问题,打造成为西藏第一个实现智能化的供水县城
整改结巴村和亚玛荣水源水厂,新建沉砂池、清水池优化改造,新增变频水泵。更换所有末端用户管网,非采暖房间管路做保温措施,做到水源侧和用户侧双重整改
太阳能集热器实际效率与工作寿命,是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本次研究主要对比新型聚光式与常规真空热管式的热效率区别,并为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太阳能设计提供关键设计参数
真空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非追踪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
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错那县城供热
地热+水源热泵阶梯利用
测试“零采暖能耗建筑”运行效果
被动式太阳能
水冷机组+吸收式机组+风系统
对拉萨市不同供暖形式的典型建筑包括集中燃气锅炉系统、风冷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采用“深井”水源形式
给水规模28m³/d,排水规模20m³/d
给排水系统建设包括地下井水净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室外给水管网及终端入户、排水管网等
采用“泉水+地表水”的水源形式
设计供水规模为3000m³/d,服务人口约6600人
采用双水源设计,包括地表水、地下泉水;新建供水厂一座,包含水源过滤、净化、储存功能,以及室外输配水管网、室内给水系统建设
利用原有水源,增加机井作为备用水源
改造总户数为108户、供水管道总长3481米,埋深2.0米
新建给水管道,采用防冻水龙头作为末端,以聚氨酯发泡剂作为保温层,实现吉汝村全年全天候任何天气情况下24小时可靠供水
地热资源利用+水源热泵采暖
采暖设计面积约21万平方米
采用建筑保温+地热+高温板换+水源热泵梯级,包括地热田热源井、地热田换热站、地热中继换热站、县城供热站、18km地热输送干线、县城供热管网及现有建筑物户内供暖设施建设
空气源热泵供暖
采暖设计面积约1.2万平方米
采用空气源热泵氟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室外主机、输配冷媒管及现有建筑物户内供暖设施建设
水源热泵供暖
采暖设计面积约4.3万平方米
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包括地下水源井、供热机房、供热管网及现有建筑物户内供暖设施建设
位于高寒缺氧地区,采用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供暖
占地面积约4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
对医院供暖全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应急抢修、节能优化,提供24小时响应机制,确保极端天气下供暖中断的快速恢复
校园面积大,建筑功能多样(教学楼、宿舍、实训基地等),学生密集且冬季昼夜温差大,供暖系统需分区分时供暖
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
对整个学校的供暖系统进行故障排查、设备更换、应急抢修,保证供暖安全与稳定性
太阳能跨季节蓄热+水源热泵梯级能源利用
一期供暖面积11万㎡;太能能集热面积3.5万㎡;蓄水池7万立方米;水源热泵6台(每台1MW制热量);自控系统为西门子PLC系统;项目采用EPCC-O&M全过程模式
运维团队由汉族1 人、藏族3 人、后台(AI)人工智能控制策略工程师2 人组成。供暖季实行24 小时值班维修;非供暖季对太阳能矩阵进行运维保养,对跨季节蓄热水池进行优化蓄热
地热资源+水源热泵供暖
供暖施工面积共约21万平方米
对萨迦县清洁能源供暖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的地热田、地热输配管网、换热站、供热机房以及全系统进行量化调试